跳转至

智能供配电

1137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4 分钟

供配电系统认知

发展概况

Note

我国第一座火电厂 12KW——上海 (1882) 第一座水电站2×240KW——昆明滇池石龙坝(1912)

作为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先行工业—电力系统,建设步伐异常迅猛。2014 年,我国电网格局将形成:

发展战略是: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

特点:大机组、大电网、超高压、高自动化。

组成:发电环节 + 输电网 + 配电网 + 电力用户。

对电力系统的要求 : 安全可靠、质量良好、电量足够、运行稳定、经济有效。

电力网类型 供电范围 电压等级
地方电力网 ≤35kV
区域电力网 110~220kV
超高压输电网 ≥330kV
  • 电力系统 = 发电厂 + 变电所 + 输电线路 + 用户
  • 动力系统 = 电力系统 + 动力装置
  • 电力网 = 升压变电所 + 输电线路 + 降压变电所

特性

  • 电力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主要设备运行情况的改变,都将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 发电厂发出的交流电不能直接储存,要时刻保持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衡。

类型

发电厂类型

发电厂类型 生产过程
凝汽式火电厂 化学能 - 热能 - 机械能 - 电能
热电厂 化学能 - 热能 - 机械能 - 电能
核电厂 原子能 - 机械能 - 电能
水电站 水能 - 机械能 - 电能
风力发电站 风能 - 机械能 - 电能
潮汐发电站 潮汐能 - 机械能 - 电能

Note

核能不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中国核电只占全国发电量的 4% 左右。 风力发电:东北、西北、华北

变电所类型

变电所类型 特点
升压变电所 将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升压到 110kV 及以上
降压变电所 将升压变电所送来的电降压到 10kV 及以下
枢纽变电所 汇集多个电源,升压到超高压
地区重要变电所 汇集一个电源,升压到高压
一般变电所 汇集一个电源,降压到低压

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是指发电机、变压器星形接线中性点。

中性点运行方式 优点 缺点
直接接地 操作过电压均比中性点绝缘电网低,系统不易过电压 短路大接地电流对通讯系统造成的干扰影响较大。
不接地 可自动熄弧,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大,不会破坏系统的对称性 可造成电压升高,从而对设备绝缘造成威胁。
消弧线圈接地

供电质量

用户对供电质量的基本要求 : - 安全性 - 可靠性 - 优质性 - 经济性

供电质量的指标: - 电压 - 频率 - 波形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指星形联结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点

我国电力系统目前采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有三种: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小接地电流系统)和中性点直接接地(大接地电流系统)

Note

前两种运行由于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经接地点的接地电流小,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后一种由于发生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的单相短路电流很大,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特点:当系统中发生一相接地时,系统的运行并未破坏,也不影响用户用电。这是因为既不构成短路,系统三相间的对称状态也未改变。另外,当系统一相接地时,其它两相的对地电压将升高 倍,即为线电压。

1)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不变,用户可继续工作,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但为了防止由于接地点的电弧及其产生的过电压,继续运行时间不得超过 2h,并且加强监视,及时处理。

工厂电力负荷

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选择

变电站自动化

工厂电力线路

供电系统的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

微机保护与综合自动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