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计算机控制系统

4641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18 分钟

课程资源

实验 35%+ 考试 45%+ 平时 20%

概述

反馈控制的基本逻辑

控制的基本要求:稳、准、快、优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在控制结果的准确性、系统稳定性有什么不同?

稳定性:闭环控制由于增加了人为干扰,稳定性不如开环控制; 准确性:闭环控制优于开环控制

四个基本环节

image-20250611105904547

被控对象: - 工业过程(化工、制药、汽车生产…) - 运动对象(🏃‍♂️、🚗、🚴‍♂️、🚀…) - 社会科学(人口、经济、管理等)

检测仪表 - 主要作用:感知被测量信息;弥补感知不足→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 - 主要关注:成熟可靠的仪器设备;不能测 不准确 不稳定 不及时 不完备

控制器 - 主要作用:系统分析 + 综合决策 - 主要关注:制定合适的控制算法、方略政策,使得系统达到平衡稳定、精准快速(稳、准、快)

执行器 - 主要作用:控制输出或政策执行,达成控制目标

反馈

正反馈

原理上致使受控量实际值和期望值偏差增大的反馈形式,系统趋向于不稳定状态

负反馈

原理上致使受控量实际值和期望值偏差减小的反馈形式,系统趋向于稳定状态

给予被控对象以必要干预,使机器、设备、生产过程或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状态、指标或参数,按照预定或期望的规律运行。

是相对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感知信息,系统分析、综合决策、自动干预,达成稳定、有序的预期目标。其中,感知信息:弥补感知不足,拓展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知识;综合决策:整体优化

注意

要达成稳定、有序的预期目标,前提是负反馈作用

计控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 + 控制 = 系统

工作流程

系统可以按照功能分为前端、中端 h 和后端三块,前端包括大屏、操作站;中端包括控制站、控制柜;后端则为检测仪表和执行器

工作流程图如下

image-20250611113220684

上图中几个关节环节解释: 数据采集:周期采集被控变量及相关变量的测量值 控制决策:对测量信号进行处理分析,产生控制信号,如PID 控制输出:把控制信号送给执行器,执行器动作进行调节

组成结构

  1. 软件组成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及其配套软件、数据库等

支持软件 :开发应用软件的软件,如高级语言、组态软件

应用软件:针对特定需求开发的控制和管理程序

  1. 硬件组成

主机系统;I/O 接口;现场仪表;被控对象

image-20250611113802789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与普通计算机相比会有哪些方面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组成相同; 运行要求不同: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不会关机,可靠性要求高于普通计算机,且不能存在卡顿。

发展历程

image-20250611115227577

直接数字量控制 Direct Digital Control,DDC

本质:用一台计算机取代一组调节器,构成闭环控制回路

优点:灵活,精度高,分时处理多个回路,实现复杂控制

突出问题:造价昂贵、成本很高

image-20250611115657065

分时处理

分时处理(Time-sharing)是一种计算机处理技术,它允许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多个任务或多个控制回路。这种技术通过快速地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使得每个任务都能够得到处理时间,但并不是真正同时进行。

集中型计算机控制系统

优 越 性:集中控制 → 便于实现集中管理、便于实现复杂控制、优化控制功能

突出问题: - 当时的计算机性能低 → 容易出现负荷过载 - 控制集中 → 危险集中,集中度越高系统越“脆弱”。

image-20250611115712654

集散 / 分布式控制系统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CS

特点:分散控制 & 集中管理

集中型缺点解决与优点继承: - 危险集中:控制功能分散到若干个控制站实现 - 信息集中:集中测控信息,满足整体管控目标 - 并且由于单片机的出现,控制站成本降低

DCS 是半数字的控制系统,还是半分散的控制系统

物理结构

image-20250611120624290

引入“冗余”的手段,可靠性更高

其中冗余分为冷冗余,温冗余和热冗余 特别需要关注可靠性:控制站的部分不是所有设备都可以做冗余的

DCS 的两种含义

是一类特定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狭义) 是一种具有分布式结构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广义)

功能层次

从“上级”获取指示,从“下级”获取信息,产生对“下级”的控制。

image-20250611120759165

  • 常常将 2 个或多个功能层上的 ( 部分 ) 任务压缩到一个物理层上实现,简化 DCS
  • 最常见的为 2 DCS

自动控制系统的几个层面

image-20250611120944321

分布式 IO 计算机控制系统

分布式:利用网络总线进行连通,每个地方的设备通过控制柜与 RIOU(Remote Input Output Unit) 连接。

image-20250611134142969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Fieldbus Control System,FCS

全数字、全分散的控制系统 现场仪表遵循统一通信协议具备数字通信功能

网络通信技术

相关概念

  •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的物理量 数字信号:不连续的物理状态

  •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

并行传输:以字或字节为单位、多个位同时传输;快、线多、不宜远距离通信 串行传输:逐位传输,慢、通信线少、适宜远距离通信

几乎所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均采用串行数据通信

  • 通信双方的交互方式

单工通 信:单一方向传输,没有反向交互 ( 如传统的键盘、鼠标通信 ); 半双工通信:双方可以交互数据,但不在同时,应用广泛(只需2根通信线); 全双工通信:双方可以同时交互数据,效率高,至少3根(共地)或4根通信线;

image-20250611135255588

其中半双工通信运用最多

  • 波特率

波特率: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单位通常用“位 / 秒”表示

  •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数字传输。按数字波形、以“位”流形式直接在信道上传输,速度较高,远距离传输易因信号衰减发生畸变(中继

频带传输:数字信号的模拟传输。也称为载波传输,发送端把数字信号调制成一定频带范围的模拟信号,接收方解调还原。如 HART 信号,FSK ;

宽带传输:适用于传输影像、语音信息。

串行总线

RS-232 总线

RS-232 标准是一种全双工通信协议 - 单端输入(单线共地),抗干扰能力弱 - 工作速率低(19.6Kbps)、通信距离短(15m,加Modem可延长)

RS-422 总线

RS-422 是由 RS-232 改进而来 - 采用差动、双线平衡传输,抑制共模干扰能力较强 - 接收器高输入阻抗,发送驱动能力更强 - 全双工通信 - 传输线允许连多个接收节点 - 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最大通信距离1200m(不加中继且与传输速率有关)

RS-485 总线

现场总线“首选”标准

  • 差动、双线平衡传输,共模干扰抑制能力强
  • 最高传输速率 10Mbps,最大通信距离 1200m(不加中继且与传输速率有关)
  • 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一点发送、多点接收。通过发送使能控制,实现多点双向通信,多点互连非常方便
  • 同一网段最大支持 32 个节点,如果使用特制芯片,可以连接 128 个甚至更多节点

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连接现场设备、仪表的一种串行、数字式、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用于把遵循特定通信协议的控制系统现场仪表、设备连接组网

现场总线技术特征:

全数字→现场设备高度自治 全分散→系统结构高度分散 协议高度开放性(美好愿望而已,不是标准而是标准群) 实时以太网技术已被广泛接受

现场总线与一般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技术特征方面有何差异?

技术特征 一般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
通信速度 可靠的快
最大响应时间是确定的
安全性 一般要求 本质安全、电磁兼容
网络拓扑 网络型
( 多路径 )
总线型
( 单一路径且易实现本质安全 )

工业以太网

工控系统为什么以前不用 Ethernet 通信

以太网之前的访问协议是 CSMA/CD, 大负荷时存在碰撞可能,存在“原理上的不确定性” 但是现在的工业以太网碰撞概率是很低的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通信的特点:

  • 短帧信息多、长帧信息少
  • 周期性信息多(测量、控制信息,非周期性信息少(操作指令、组态信息;报警等突发性事件信息)
  • 信息流向方向性明显
  • 节点数少、网络负荷较平稳

!!! note " 工业以太网 " EPA:我国自动化领域首个国际标准。

检测仪表原理与选型

概述

仪表分类与信号制

按单元结构分类 - 变送器、执行器、控制器、显示器、安全栅…

按信号类型分类 - 模拟式、数字式

按能源形式分类 (24VDC 是主要用的) - 电动:24VDC、220VAC → 电流、电压、频率 - 气动:压缩空气 → 气压(可压缩)

构成控制系统,除了 4 类基本环节之外,通常还需要哪些仪表或部件、单元?

显示器,手动操作单元(手操器,电气转换器,安全栅、隔离栅(防爆)

仪表类型

(1) 基地式控制仪表 指示、调节等功能部件集成一体,一台仪表就能解决一个简单控制问题

(2) 单元组合仪表 按功能分成独立仪表单元,单元间用标准信号联系,根据需要组合构成控制系统

仪表类型 类型 元件类型 电源 信号范围
电动单元组合仪表(DDZ) DDZ-II 分立元件 电源 220VAC 信号 0~10mA
DDZ-III 集成电路 电源 24VDC 信号 4~20mA、1~5VDC
气动单元组合仪表(QDZ) QDZ-II 力平衡型 气源 (140kPa) 信号 (20~100kPa)
QDZ-III 力矩平衡型 气源 (140kPa) 信号 (20~100kPa)

DDZ-Ⅲ型仪表、气动执行器的应用很广泛

(3) 新型仪表:数字仪表、智能仪表、现场总线仪表 ......

信号制

信号制即信号标准,用于实现控制系统中不同单元互联互通,不同信号制的仪表需转换(翻译)方可互联

(1) 气动仪表的信号标准 GB777-1985/ IEC382 - 下限 0% 20KPa - 上限 100% 100KPa

(2) 电动仪表的信号标准 GB/T 3369-1989/ IEC381A

序号 电流信号 负载电阻
1 4~20mADC 250~750
2 0~10mADC 0-1000 /0-3000

仪表负载能力是有限的!

(3) 数字仪表的信号标准 RS-232、RS-485、HART、各种现场总线标准(工业以太网)

在布线困难或远程检测控制的场合,无线通信,例如:ISA SP100.11a(支持多协议、WirelessHART(易于无线扩展、LoRaWAN/NB-IoT(低功耗、远程)......

无线通信协议简介
  • 无线通信指用无线电波、红外线、光波等作为传输媒体的通信方式,在城市管理和工业控制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如自动远传读数的燃气表、水表等等

常见的无线通信产品及其技术协议 - 蓝牙 IEEE 802.15.1: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如计算机、汽车、医疗设备 - WiFi IEEE 802.11:把有线网络转换成无线信号,是当今使用最广的无线网络传输技术 - ZigBee IEEE 802.15.4:一种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灵活组网、高效的无线网络技术,是物联网的主流技术,在工业、农业、智能家居等领域应用广泛。

两种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有线局域网,根据物理层电压实际情况现冲突检测,若发生冲突即停止发送,等待随机时间后重发,存在原理上的不确定性 - 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无线局域网,采用RTS/CTS(Request To Send/Clear To Send)握手机制来减少冲突的可能性。如握手不成功,发送方仍需根据协议机制等待随机时间再次发送RTS——减少冲突,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上述协议在通信距离、抗干扰性等方面存在局限,常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不适合复杂工业现场环境

三种主要的工业无线通信标准 - 国际HART通讯基金会发布的WirelessHART:兼容IEEE802.15.4标准 - 国际自动化学会(ISA)发布的ISA 100:对IEEE 802.15.4无线通信标准的扩展和优化 - 中国制定的工业无线网络标准WIA-PA:遵循IEEE 802.15.4体系架构

家用智能三表(水电气)的无线通信技术

,智能三表远程无线自动抄送读数功能主要采用 NB-IoTLoRa 等无线通信技术,这两种技术甚至被称为“物联网之王”。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它构建于蜂窝网络之上,由电信通信运营商直接部署在 GSM、3G、4G 乃至 5G 基站网络上,终端设备通过基站和蜂窝网络把数据传送到行业服务器,主要用于连接低功耗、低数据量的物联网设备。由于基站覆盖半径通常几百米 到数公里,它需要相对密集的基站部署才能实现广域覆盖。

LoRa(Long Range,是一种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使用网关作为媒介(另外布置,终端设备直接与网关通信,然后网关将数据中继到行业服务器。相比而言,该方案具有终端功耗更低、可接入节点数更多等特点;每个网关可实现 5-15 公里的半径覆盖,更适合偏远地区数据传输或移动设备跟踪。

模拟信号传递

仪表单元之间的传输模拟信号通常为什么类型的信号?为什么?

传输主要是电流,因为电流的抗干扰能力强

image-20250611150727718

电流接收仪表输入阻抗 \(𝑅_I\) 一般较小,常为几十 ~ 几百 Ω 电压接收仪表输入阻抗\(𝑅_𝑈\)一般很大, 可近似开路

一个电流输出发送方、多个电流输入接收方怎么连接?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image-20250611150929279

表防爆和防护

气动仪表无发热和引发火花的风险,不需要进行防爆 电动仪表则需要

相关问题

何为防爆仪表:电动仪表在规定条件下使用,不会把易燃、易爆介质点燃 哪些场合需防爆:(气体防爆)炼油 / 化工厂 加油 / 加气站 矿井 污水处理厂;(粉层防爆)面粉厂 金属抛光车间。 危险因素有哪些:高温;明火( 静电、火花) 常见防爆措施有哪些:限制热量释放、限制火花能力;用高强度壳体罩牢防止危险传出

各种分类

分类的流程如下 :

image-20250611165750507

1. 防爆电气设备类别 | 防爆电气设备类别 | 设备类型 | |------------------|------------------------------------------------| | I 类 | 矿井下用的电气设备 | | II 类 | 除矿井之外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的电气设备 | | III 类 | 除矿井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的电气设备 |

2. 防爆类型

image-20250611164625873

(1) 隔爆型 - 电路在壳体内部 - 壳体强度、接合面缝隙宽度及深度等影响防爆性能 - 开壳即丧失防爆功能

(2) 本质安全型(也称安全火花型) - 经过设计,使仪表在正常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会引起规定的易爆性气体混合物爆炸。 - 大逻辑:低工作电压 + 低工作电流 = 限能 ia 等级(高标准):在正常和 ≤ 2 个故障时均安全 ib 等级:在正常和 1 个故障时安全 - 可开壳维修,但维修设备也应本质安全

3. 爆炸性介质按照危险程度分级如下 | 电气设备类型 | 类别 | 级别 | 代表性物质 | 最小引爆火花能量 | |---------------------------------------|------|-------|------------|-----------------| |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 | I | I | 甲烷 | 0.280mJ | | 除煤矿之外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 II | IIA | 丙烷 | 0.180mJ | | | | IIB | 乙烯 | 0.060mJ | | | | IIC | 氢气 | 0.019mJ | | 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 III | IIIA | 可燃性飞絮 | | | | | IIIB | 非导电性粉尘 | | | | | IIIC | 导电性粉尘 | |

C 级环境最容易爆炸,防爆要求最高

4. 根据仪表外壳表面温度分为六个组别

image-20250611170106599

5. 防爆标志

防爆标志 + 形式 [ 类别 ] + 级别 + 温度组别

例如:Ex ia IIC T5、Ex ia IIC T6、Ex d IIB T3

Ex:中国及国际电工委员会防爆标志

补充

防爆标识最后增加设备保护级别 EPL,equipment protection level。根据设备成为点燃源的可能性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及煤矿瓦斯爆炸性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而对设备规定的保护等级。 image-20250611170432182

6. 系统防爆

变送器基本工作原理

变送器是将各种工艺参数转换成统一的标准电信号

信号类型及仪表调校

变送器

检测仪表选型

评论